3D打印信息技术赋能英语美术课堂——上海明星学校
上海闵行区明星学校于5月20日举办了第二次“3D打印+”与学科融合创新教学研讨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将3D打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领课堂改革新模式。此次研讨教学课程包括英语和美术两个学科,整个活动分为课堂教学、评课研讨、反思感悟三个阶段。学校领导,3D打印教学项目组、莘庄教育联合体老师共30多位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课堂教学:“Travelling”
第一节英语课,盛雨儿老师在英语《Module 2 Unit 7》本节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运用3D教学平台搭建了现代交通的真实应用场景,场景中运用到了地铁,火车,飞机,隧道,高架桥等真实模型素材,学生分别搭建了各种真实交通场景,营造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教学:“印章”
第二节美术活动课篆刻艺术《印章》,盛正华老师将传统的美术篆刻与现代3D打印技术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传统的篆刻文化知识后,使用3D打印教学平台进行自主设计篆刻印章,3D打印教学软件设计提供了很多的印章模板,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印章的造型和文字的编排,让篆刻艺术变的更加直观清晰。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基本上都完成自己的创意印章作品,课堂最后环节进行了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3D打印技术的三维设计和快速成型,引起了学生创新创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篆刻的兴趣和爱好。
评课研讨
课后英语和美术教师都详细介绍了3D打印创新教学设计理念,和课堂教学后的感受,听课的老师对于3D打印技术创新教学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都能够快速创造出不一样的作品,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的自主学生和探究环节中, 3D打印技术平台能够让学生更加精确和快速的输出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并转化为立体的实物模型,为学生提供了深度学习的平台。
反思感悟
通过这次教学研讨活动,学生们对于学科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教师们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并探讨应用“3D打印+”平台进行创新教学的效果和对教学的帮助,大家对如何把3D打印技术更好地融合进课堂教学中进行更深一步的研讨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