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信息技术赋能美术教学,3D作品助力核心素养评价——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美术学科教研活动
以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把关注点落在学生身上,让学生自己多操作、多体验、多思考、多探究。
2023年3月8日下午,上海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举办了“立足单元视野,优化美术教学——信息技术赋能美术课堂教学”浦东新区美术学科教研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将3D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领课堂改革新模式。
本次教研活动由上海浦东新区美术学科教研员方文晶老师主持。70余位学校的美术教师参与了现场教研活动,区内其他学校的老师们通过直播平台参与了线上的交流学习。
浦东教发院教学研究指导部副主任陈久华莅临活动现场,并作开场讲话。
浦东教发院教学研究指导部副主任陈久华
浦东新区美术学科教研员方文晶
教学展示环节
本次公开课由浦东第二中心小学金老师执教三年级《美丽的路灯》一课。教学中,金老师将3D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生的路灯设计探究实践,学生在学习路灯知识后,使用3D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自主设计各式各样的路灯造型,3D信息教学软件设计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路灯模型素材,学生可以自主设计路灯的造型。在学生创意设计过程中,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完成自己的创意路灯作品,课堂最后环节进行了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3D打印技术的三维设计和快速成型,引起了学生创新创造的热情。3D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软件直观的展示与便捷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创意。
在“实践创作”和“作品展示”环节,金老师利用3D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平台,实时地将学生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为学生的互评互学提供了支持。
评课研讨
课后金老师详细介绍了3D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理念,和课堂教学后的感受,听课的老师对于3D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都能够通过3D信息教学平台能够快速创造出不一样的作品,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的自主学生和探究环节中, 3D信息技术教学平台能够让学生更加精确和快速的输出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并转化为立体的实物模型,为学生提供了美术创意实践和探究学习平台。
反思感悟
通过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学生们对于学科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教师们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并探讨应用3D信息技术教育平台进行创新教学的效果和对教学的帮助,大家对如何把3D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合进课堂教学中进行更深一步的研讨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