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一周趣闻
3D打印花瓶
Natalie针对彩虹耗材的特性专门设计了一款环形花瓶,以发挥出彩虹耗材的最佳表现效果。花瓶的每一层都设计了一圈圈的环形立体纹理,在花瓶模式下打印了 5 个小时,让彩虹耗材显现出更加自然的颜色过渡,形成自带滤镜的模糊表面。摆在家里插上花便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俗话说,高手在民间,果不其然,当你把简单的生活当成艺术,生活也就多姿多彩。
3D打印软机器人
近期,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生物工程研究所(IBEC)的Samuel Sanchez教授团队应用3D生物打印技术开发了一款以骨骼肌细胞为基础的厘米级生物混合游泳机器人。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了一个类蛇形弹簧的支架。这项工作为新一代基于骨骼肌细胞的更强大、更快速的生物混合机器人打开了大门,这些机器人不仅对环境和药物输送有意义,而且对仿生假肢的发展也有意义。在生物医学领域,用人类肌肉打印这种三维肌肉模型的可能性,提供了将这种高功能的设备用于药物测试的医疗平台的机会。
3D打印仿生复眼
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制造工艺制作仿生复眼,先利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制备复眼的基底,再结合微流体操控技术在复眼上表面及内部制作出了高密度的子眼及导光束。仅5毫米直径半球状的仿生复眼拥有多达12,000多颗子眼,其结构与自然界的复眼高度相似,具有角膜(cornea lens)、晶锥(crystalline cone)、感杆束 (rhabdome)等核心元素。所研制的仿生复眼可以帮助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节肢动物复眼的工作机理,并能从昆虫视角看世界。不仅如此,仿生复眼应用潜力巨大,有望被用于微型机器人、内窥镜3D成像等领域。
3D打印+肉毒素”来解难
近期,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便巧妙在3D打印导板兼支具引导下,为脑卒中后的患者注射肉毒素,治疗患者肢体痉挛导致的运动障碍。这让从重庆慕名来深就医的陈先生(化名),在长达两年治疗感到近乎绝望之后,又迎来了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曙光。由于陈先生受影响的肌肉较多,杨红军主任耐心地一根根肌肉地注射,经过半小时后,陈先生右上肢已全部注射完毕。术后,杨红军主任将3D导板贴固定在陈先生手臂上,利用导板撑开患肢并给予支撑,矫正手部畸形。3D打印手模型可谓“精准导航”和“矫正支撑”一举两得!
3D打印义眼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5日报道,根据英国伦敦穆尔菲尔德眼科医院的说法,一名英国男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安装3D打印眼睛的患者。穆尔菲尔德眼科医院表示,这种3D打印的义眼比其他传统制作的义眼更逼真,而且“清晰度更高,瞳孔的深度更真实”。除了看起来更逼真以外,这种手术还是微创的。安装传统的义眼需要在眼窝上取一个模具,然后安装义眼,最后再上色。而对于3D打印的义眼,眼窝是通过数字扫描来创建详细的图像,维兹另一只好的眼睛也被扫描了,以确保两只眼睛看起来一样。3D图像随后被送往德国打印,然后被运回英国,最后由摩尔菲尔德眼科医院的眼科医生打磨完工。穆尔菲尔德眼科医院表示,3D打印技术有可能将开发一只义眼的时间“缩短一半”,从6周减少到2到3周左右。
3D打印城市沙丘
2020年10月,意大利一家设计公司和建筑师提出了新的项目,以当地的沙子为原材料,通过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在阿布扎比3D打印一座“城市沙丘”,这个项目被叫作Urban Dunes。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使用沙子,创造一个城市城市沙丘将采用成本效益高的被动冷却技术,所需能源极少,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保持内部凉爽。
3D打印窟龛
2020年10月在河南洛阳博物馆举办了“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活动, 这次展览通过“鸣沙圣迹赫赫敦煌”、“塞上皇冠巍巍云冈”、“中原明珠泱泱龙门”三大主题展厅,以精美文物展品、仿真复制、图片及3D打印、VR等数字化技术,以假乱真,让人叫绝,充分展示了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宏大的规模、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和艺术成果,丰富的展示手段,让现场观众身临其境,一饱眼福,感受人类瑰宝石窟艺术的独特魅力。
3D打印金属机械手掌
近日,在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副教授Pu Zhang带领下,一个科学家团队通过3D打印出一种被称为菲尔德合金的现有金属,开始了网格型结构的研究。该团队已经利用该技术制造出了蜘蛛网状的天线、足球、蜂巢、甚至是像终结者2一样的手,随着合金的熔化而打开。可以想象,这种晶格还可能被用于航天器的起落架等应用,它可以通过弯曲吸收碰撞能量,但经过加热和冷却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3D打印护目镜
在抗疫最前线,医用护目镜物资供应处于紧平衡。利用立体光固化打印技术,生产的树脂镜架。用的材料是液态树脂,利用紫外激光扫射材料就固化,液态就变固态,利用光材料的光敏特性发生固化。根据每一层曲线,点画成线,线再汇聚成面,形成一个断面,然后一层一层地加工,这个就是树脂镜框。3D打印护目镜镜框可以实现中空结构,一副护目镜的重量只有70多克,十分轻便。我们注意到,镜框打印出来之后,还要装上一个软软的吸盘配件。镜框镜架是硬材料做支撑作用,这块主要是用软材料,就是保证跟脸部的贴合,和人脸的这种贴合变形以后,保证它能够形成一种密封的状态。
3D打印替代注塑
注塑工艺作为主流制造方式从发明至今近150年来关于注塑成型有一件事从未改变:对模具的需求。虽然CNC和3D打印技术的介入使模具的制造过程日渐快捷,但复杂的模具制造过程和工艺挑战始终伴随左右。随着技术发展和材料进步,增材制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批量化直接生产。可以看出,随着材料、设备的发展日趋成熟。增材制造业适应小批量生产与复杂结构零部件制造,为各行业的无模制造和批量生产带来了新的速度、准确性、强度和耐久性,而之前只能耗费更多时间通过传统注塑等手段获得。3D打印技术匹配属性杰出的工业级材料,即使小工厂也能获得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