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一周趣闻
3D打印赵州桥●
7月21日,河北工业大学装配式混凝土3D打印赵州桥,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获“最长的3D打印桥”认证。吉尼斯认证官吴晓红女士为记录创造者、河工大马国伟教授团队颁发认证证书。
3D打印轻型耐用的汽车外壳●
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NUST MISIS)的材料科学家展示了一项新技术,可利用新原料制造铝基复合材料,此种原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复合粉末,可用于3D打印飞机和汽车中使用的轻型、耐用外壳。与类似的原料相比,新方法让3D打印制成的复合材料的性能均匀度和硬度提高了40%。
●3D打印帮助车祸小伙“修脸”●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眼科三科携手,运用3D打印技术一次性修补患者颅颌面部多处骨折,让其涅槃重生,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信。记者今天从医院了解到,目前,陈军愈后良好,颌面部骨折得到了很好修复,颅腔完全恢复正常,8月份可望重返工作岗位。
●俄罗斯3D打印航空发动机通过飞行试验●
俄前景研究基金会社称,俄罗斯首次对3D打印航空发动机进行了成功的飞行测试,其生产计划于2021-2022年。新闻处表示:“在鞑靼斯坦,以卡赞巴什航空中心为基础,俄罗斯首次进行了用3D打印制成的MGTD-20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飞行测试。该推力为22 kgf(千克力)的动力装置是在前景研究基金会和俄联邦国家科学中心联邦国有单一制企业‘全俄航空材料科研所’的联合项目框架内,在‘西蒙诺夫试验设计局’科研生产联合体参与下研制成功的。
●3D打印出高精密磷酸盐光学玻璃●
7月21日,来自ICMCB-CNRS实验室和波尔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通过FDM技术3D打印磷酸盐玻璃的方法。据悉,3D打印出的磷酸盐玻璃保留了玻璃的物理特性,体积孔隙率仅为0.02%。该项研究已经发表咋《Materials & Design》杂志上。
●肯德基生物3D打印鸡肉即将上餐桌●
肯德基准备和俄罗斯的一家生物3D打印公司3D Bioprinting Solutions合作,试图打造世界上第一款实验室生产的鸡块,这是其 "未来餐厅"概念的一部分。利用鸡肉细胞和植物材料 "打印 "鸡肉。口味和外观上都将与原始肯德基产品尽可能接近。肯德基将为合作伙伴提供所有必要的成分,例如面包屑和香料,以实现肯德基的特色口味。
● 江苏首个“3D打印”垃圾房亮相唯亭●
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近日,苏州首个个性化“3D打印”垃圾房在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青剑湖社区亮相。3D打印建筑技术,一改建筑工地嘈杂无章、尘土飞扬的传统景象,仅靠一张图纸、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就能完成。“3D打印”垃圾房由经过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和水泥等材料建成,达到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江西首例3D打印技术置换心脏瓣膜●
近日,南昌大学二附院的医护人员成功挽救了一位心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生命。这次手术,也是全省首例3D打印技术应用在心血管临床上,心脏主动脉瓣,它就像一个阀门,引导着心脏的血液流向。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较常见的瓣膜退行性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及生命。
●世界第一台超音速飞机Boom装数百个3D打印零件●
世界第一台商用超音速飞机演示机Boom XB-1来了,将在2020年10月7日正式亮相。机身已经组装好;机翼已经过测试并安装;引擎已经准备就绪。XB-1的完整组装展示了安全、高效和可靠的超音速飞行的关键技术,在未来超音速旅行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款飞机,从设计、制造和使用的材料上,都进行全新的重构。3D打印削减大量的开发和维护成本。
●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一名左侧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成功实施“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解除患者二十余年的疼痛,助其恢复正常行走。据黄刚主任介绍,采用3D打印计算机辅助手术“个性化”治疗方案是利用CT图像、计算机三维重建、快速成型构建骨骼解剖模型和三维手术设计模拟技术,在术前能多视角观察,使骨骼解剖结构更能完整、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来,从而准确评估骨折、缺损等情况,了解局部解剖结构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