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然科技3D打印创新教育

示例图片三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业界资讯

3D打印一周趣闻

2020-08-10 12:00:32 鹤然科技3D打印创新教育 阅读

3D打印金属防冰垫

2020年8月5日,航空后勤综合体的工程师们成为第一个成功测试美国空军飞机发动机内部3D打印金属部件的人。此次3D打印的部件是一个防冰垫圈,这是TF33在零下环境下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部件。最近发现这种垫片供不应求,因为官方指南规定,使用后应废弃并更换。


image.png

右眼眶内壁骨折 手术中应用3D打印模型


“这是四川的眼科医生第一次在内窥镜下的眼眶骨折手术中,使用3D打印的眼眶模型。”谈及3D打印技术的成功应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李蓓很开心。前不久,在接受内窥镜技术配合3D打印技术手术后的第二天,患者陈先生就可以正常看手机了。陈先生由此成为了省内眼科医生应用3D打印技术的第一例患者

image.png


3D打印治疗髋部骨折

来自中国和美国的一组研究人员已经使用3D打印创建了1:1比例的髋部骨折患者的骨盆模型,以辅助外科治疗双柱髋臼骨折。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比较了根据物理3D打印的骨盆模型在术中对板进行仿形的传统方法与使用预轮廓板的方法。本文介绍了3D打印和虚拟模拟在髋臼双柱骨折的术前计划中的使用。最终,研究人员假设3D打印可以帮助整形外科医生缩短时间并改善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

image.png

3D打印液态金属机械手掌,加热冷却后恢复原状


今日,在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副教授Pu Zhang带领下,一个科学家团队通过3D打印出一种被称为菲尔德合金的现有金属,开始了网格型结构的研究。该团队已经利用该技术制造出了蜘蛛网状的天线、足球、蜂巢、甚至是像终结者2一样的手,随着合金的熔化而打开。可以想象,这种晶格还可能被用于航天器的起落架等应用,它可以通过弯曲吸收碰撞能量,但经过加热和冷却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image.png


3D打印车辆隐藏建筑

       2020年8月5日,美国建筑公司ICON与美国政府支持的国防创新单位(DIU)合作,在彭德尔顿营海军陆战队基地展示3D打印的军事应用。ICON培训了8名海军陆战队员使用其混凝土3D打印机。尽管他们的工程经验有限,但部队还是设法在36小时内从头开始打印了一个车辆隐藏结构。在成功演示之后,该技术现在可以在整个美国武装部队中采用,目的是支持其在世界各地的军事行动。


image.png

3D打印粘土砖可修复香港受损的珊瑚礁


2018年,台风“山竹”摧毁了位于香港海下湾附近80%的珊瑚。在珊瑚骨骼碎片中,这种海洋无脊椎动物仍在香港水域中生存,但珊瑚礁每年仅增长几厘米,因此恢复其自然状态需要很长时间。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捕捞等问题,全世界的珊瑚礁都处于困境中,全球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通过3D打印恢复加勒比海,法国,马尔代夫和香港等地多样化的生态系统。近日,据了解,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的赤陶六角形瓷砖可以拯救珊瑚礁,虽然平坦的微红色瓷砖在月亮岛和珊瑚海滩下面的水中看起来有些不合适,但它们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块20公斤的瓷砖长65厘米,由四脚,九格层和六层珊瑚状层组成,不会干扰真实珊瑚的生长方式。

image.png

3D打印技术拆除脂肪肉瘤

近日,广东省中医院结直肠外科刁德昌主任团队通过3D人体打印技术,成功完成国内首例3D打印模型导航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切除术,肿瘤体积达到40cm×30cm×15cm,重量达16斤。由于术前利用3D人体打印技术,手术团队对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提前做足了功课,手术每一个步骤、需要避开的危险都了然于胸,整个手术在紧张专注的环境中流畅完成。这个业内公认的高难度“腹部炸弹”、国内首例3D打印模型导航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切除术,在“拆弹专家”刁德昌团队手中,不到2个小时便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仅不到100毫升。


image.png

3D打印“发光字智能制造”获多项国内创客大奖


由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学子陈昊为主讲人,许琪、蔡梦欣等成员组成的远锦三维团队,以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为载体,运用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的智能制造模式,历时两年,深入研究发展“3D发光字打印”技术。在学校李忠东等老师的指导下,陈昊与其团队研发的“3D打印之发光字智能制造”项目在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一届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部决赛、中美创客大赛决赛、防控疫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四项大赛中斩获奖项。

image.png

3D打印新冠病毒鼻咽拭子

为应对新冠状病毒检测的需求,全球一些医疗机构与3D打印生态圈中的企业携手在短时间内快速开发3D打印鼻咽拭子,并通过3D打印实现了批量生产, 有的企业的3D打印拭子产量已过百万,缓解了传统检测拭子供应不足的压力。根据Structo,他们生产的3D打印拭子是FDA注册的医疗设备,符合严格的生产准则。Structo团队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按照Struco的ISO 13485 QMS要求生产拭子,并对每个单独包装的拭子进行灭菌,以达到ISO 11135标准。


image.png

3D打印技术保留五台山佛教寺庙拱门


近日,Artec 3D已使用其软件和两个手持式3D扫描仪在一个神圣的佛教遗址上创建了一个非常详细的建筑地标3D模型,团队花了两周的时间来收集所有500 GB的原始数据,相当于100,000张智能手机图像。由于来自Eva和Space Spider的扫描是兼容的,因此它们在Studio软件中融合在一起,当客户一个月后看到最终的3D模型时,据称它们对高质量印象深刻。得益于3D扫描技术,整个拱门,包括不经常看到的最上部,都保存在一个详细的3D模型中,现在可以由艺术家,建筑师,汉学(中国研究)专家甚至是高分辨率查看。

image.png

Powered by MetInfo 5.3.19 ©2008-2025 www.metinfo.cn